中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我国一个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就说过,中国的大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问题。

原来我看问题都是从某一些点出发,到了现在思考的越多,经历的越多,也深以为然。找到了底层的逻辑分析问题则非常痛快,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卷

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就叫内卷,这个内卷是指这个无效的内耗,这个在互联网企业变得特别的明显。

几个例子解释说明一下。

比如在互联网企业,大家其实只要高效的把事情完成,就可以6点下班了,但是偏偏有一些同学要留下来加班是加班到8点,9点甚至玩到10点,并不时的还去大群里面去跟老板做汇报,这样就会导致其他同学跟进,否则可能就会被老板嫌弃,所以也把时间推迟到8点,9点,甚至在其他多数情况下就算熬着也要熬到这个时间段,结果就是整体团队没有任何没有任何额外高效的产出,但是都消耗了额外的时间,这个就是称之为内卷。

所以很多人都会吐槽这种情况,将这类人统称为公贼,也就是那个带头加班的同学。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教育,很多家长花费了很多精力给小孩做投资,比如说学区房。花高价卖天价学区房。

甚至有朋友跟我讲过,他有一个同事在北京卖掉了一百朵平米的六环的大房子转去二环海淀区买了四十几平的老破小。一家老小全部挤在这个房子里,就是为了换取一个优质学区房。大城市人人都去卷学区房,上学难度依然很大,但是为学区付出了额外的巨额成本。

还有就是家长对于小孩额外的灌输,在小孩可能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报各种培训班。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就会报很复杂的、很丰富的课外班。同时还会有很多超前教育,比如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请家教来传授高中的知识。

为的就是步步领先,步步抢先。所以现在导致各种培训的膨胀,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要超前教育,否则你就会被其他同学甩的落后。导致的结果是考试难度没有下降,但是要提前学习的内容却多了不少。

这样一来又相当于陷入了囚徒困境,所有同学都把提前教育给做了,就等于没有任何同学有超前的机会,同时还把学生搞得非常累。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各种旅行出行的时候,各个地方都人满为患。拥挤的程度甚至已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了,我经历过好几次。去一些热门的景点旅行,就碰上过拥堵轻而易举超过了三小时的情况。我有一年去的是黄果树瀑布,排的人生人海,基本上等个车就要两三个小时,从入口到景区里面也要花一个多小时,最后到了黄果树瀑布,脚本都不能移动,密密麻麻都是人。

我去了一次厦门旅行,旅游业和餐饮态度都非常的差。基本上就等于无服务状态,如果搞得可能更过分一点,可能服务员还要反过来骂你,比如说你带着小孩或者老人行动不便,或者你在某一个餐饮店坐着,没有吃饭,没有消费,都会被喷。

底层逻辑

我开始思考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呢?还是服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呢,还是中国经济太差的原因呢,还是中国部分同人太富,贫富差距太大的原因呢?

我也尝试过很多的解法和答案,比如说民族问题,这个也是被很多网友很容很简单能够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比如说是黄种人或者中国人本身的素质问题。得出这个原因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问题也很明显,他其实是片面的,因为这个解答不了,就如日本人,韩国人以及马来西亚人等。

要知道日本人或者新加坡人在全球地位都是很高的,很少出现像中国人这样被贴上“喧闹”、”素质低”的标签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平常工作日的时候,我从老家开车从高速到杭州,大概300km左右,由于我一路上车速开的比较快,并且我一直开的是快车道。我看到大部分的车会主动让我,就算没有主动让我的,我只要打一下闪光灯,他们也会自觉的避开。这个情况节假日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节假日开高速基本上属于见缝插针,根本不可能会有任何的谦让。

所以我就开始思考是不是有很多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华人民族素质的问题,还是有其他更为客观的因素导致的。

我到了新加坡,大概玩了两个星期。新加坡算是亚洲里面人均GDP排行最高的国家,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城市建设的非常优美,人口素质也非常的高,经济非常的发达,各种交通国际化都是属于所有优质的,新加坡是整个东南亚的一颗明星。

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的话,其实黄种人是能够做出非常高的成就,整体素质也是会非常高的。

所以我也看到很多城市都在学习新加坡的风格,当然结论也很明显,因为人口数量的问题,导致中国根本没有办法跟新加坡有可比性。

所以我们抛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因素之外。我觉得真正能造成目前中国内卷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多,人口多,导致人均资源就少,那所有就不得不挤破脑袋去抢着那点资源。

当竞争白热化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无视规则,无视道德,甚至无视法律。笑贫不笑娼就成为了一种共识和默契。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非常少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体资源都会比较多,整体素质都会变高,但这个只是表现。根本原因还是人口过多导致竞争的白热化,所以中国在一段长期时间内都被冠为崇洋媚外,很多文化学者乃至民间讨论都觉得白人的素质高过黄种人,这个我觉得其实是不对的,没有抓到问题的本质。

国外对我们很多中国人冠以素质低下的问题,并且有着严重的歧视,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中国人其实在市场开发的几十年里面有了大把的钱去国外消费,一掷千金,这里的矛盾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短时间内普通人的精神文明其实还没有跟上,所以给别人的体感来说,相对感觉是比较差的,这个也是短时间内没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但是长期来看,如果人口数量继续过多的情况下的话,很多的恶性问题都会持续出现,这个是没办法解决的,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

所以分析中国的很多问题,其实还是要分析中国底层人口数量的问题。从数量就决定了,他必定会内卷。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你再看各种现象的原因就会变得非常的直白,很容易理解。

比如中国的房价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口问题。只要人口纷纷涌向的城市,房价势必会非常高。而且整个中国由于版图过大,决定某一个城市房价的人,其实不是整个城市的人,而是整个中国的头部的水平。比如北京,上海中了中国的大部分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全国人民只要有钱的都想在这两个地方购房之业,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房价在不加干涉的情况下,是被中国最有情人来决定的,而不是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最高收入决定的。

比如学区问题,教育资源无比紧缺,人口过多的情况下,价高者得,优秀的人会更加内卷。

比如资源问题,新西兰的黄金鲍鱼多得没人捡,我之前的农村河里超过1厘米的小鱼都绝迹了。

反思

比如日本的内卷问题,在我们比较小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日本的工匠精神。这个基本上被我们70后和80后这一代企业家吹上了天。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说做寿司一辈子的小野二郎,辛辛苦苦,就为了做好一个寿司。比如说汽车质量的产业,油耗的控制以及稳定性的把控,经常有丰田开了40年不坏的例子。在我们中国经济还是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日本的进行确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

但是到了现在,很多人开始深刻反思内卷的核心。已经开始不简单归因于民族问题、地域问题,开始往深水区去思考。

比如日本的科技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内卷文化。在没有办法做硬核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就转为内卷精益求精,在当前的产业里继续做深做极致。而实际上,这种内卷确实可以产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产业故事,但是没有创新,导致整个产业的衰败。少数人赢得了口碑,但是整个国家失去了科技的几十年。

所以,看国内的大问题,回归到本质,大概率和人口关系强相关,甚至是因果关系。只不过由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地域等原因,好像有多种归因的可能,但是实际上底层逻辑一直没有变化过。

跳出问题看问题,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因子。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