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羹 原来 真的可以吃 还是安徽的一道传统名菜?

要说闭门羹,就先从「羹」说起。羹的历史很悠久,在《诗经》中就提到了。羹在现代指的是用肉或蔬菜等和谐五味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在古时很常常出现。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项羽将刘邦的父亲扣为人质欲「烹太公」时,刘邦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可见羹是古时常常出现的饮食。现代意义上的羹则多指蒸煮制成的浓汁或糊状的食物。如鱿鱼羹、豆腐羹、肉羹等等,都广受人们的喜欢。

那么「闭门」为何和「羹」无关呢?说起来幽默,最后的闭门羹还真是有羹可吃的。这个说法源自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迷香洞》中记录的一段故事:「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说的是唐代时,宣城(今属安徽)有一个叫作史凤的女妓,她才貌双全,谋求者甚多。

但史凤自有一套判别主人等级的规范,就是先看主人所作的诗文。只要以为是值得应酬的主人,她才会邀他们登堂入室,尽兴而归。假设她感觉来的主人粗俗肤浅,不值得一见,就摆上一份羹招待主人而自己不出面,从而宛转地拒绝主人。「闭门羹」也就从此得名,流傅至今了。

听说,史凤的「闭门羹」是用豆腐和鸭肠做原料的,之所以用这些不值一提的原料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示意主人对来客的鄙视。不过,大略史凤也没想到,正由于她的拒绝模式之奇,専门来尝「闭门羹」的人也还不少。当初,「闭门羹」甚至成为安徽的传统名菜了。

【加长常识】「打牙祭」和祭奠无关吗?它是怎样得名的?

打牙祭一词并不生疏,就是吃肉,改善伙食,涵意虽便捷,但它的来历和背景常识却意蕴丰盛。首先从「祭」字的本意来看,就是祭奠、祭奠。现代人尊重祖先亡灵,关于祭奠十分注重。每逢关键节日都要告祭祖先,有什么好吃的物品都要想念着先给死去的亲属享受。

而祭奠时,肉是最常常出现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猪、牛),诸侯要奉献少牢(羊、猪)。个别民众也要供奉猪肉,但数量不多。百姓们将肉放在祖先神龛前,点上冥纸、蜡烛传信亡灵享受。祭了祖先之后,再将那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由于后人生存水准不高,先秦期间只要上了岁数的老人能力食肉,《孟子》里的现实社会规范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年之中,祭奠祖先留下的肉并不多,所以凡无时机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人们常把打牙祭当作难得的事,「打牙祭」这一俗语也便在社会上宽泛传达,带给人们无量的历史回味。

听说,民间的工商业规则对员工,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性肉食。清代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记录说:「往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