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2月18日电 (杨新凯 杨璇 张玺)据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18日消息,成渝中线高铁项目18日举办智能建造现场会,展示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赋能高铁建设,吸引众多业内专家关注。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示范性重点工程。11月底,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迎来施工关键节点,“成渝号”大盾构顺利始发,标志着全线隧道建设进入新阶段,目前正高效推进。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十一局推广应用智能建造,创新研发使用一批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保证施工顺利推进,安全质量平稳可控。
当日,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负责人王明华介绍,蜀安隧道具有工期紧、风险高、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为其量身打造了超大直径盾构机“成渝号”。“‘成渝号’搭载了中铁十一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院士团队共同研发的‘推进—拼装并行’技术,可实现盾构机掘进与拼装同步作业,掘进工效显著提升。”该项目盾构队长贾程说。
图为技术人员在操作盾构机。 徐云华 摄面对盾构机下穿西成高铁北湖特大桥等多处重要建筑物、长距离独头掘进安全风险高等难题,建设团队依托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大盾构智能建造实验室,采用地质空间建模技术,辅以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使前方掘进地层由“未知”变为“可感”。同时,通过采用管片上浮和收敛监测、管片壁后注浆检测等自动化感知技术,结合多层次注浆体系,让成型隧道“零沉降、零破损、零错台、零渗漏”。
走进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高铁青白江管片厂,只见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进行预制关键工序的智能化无人作业。“作为智慧化管片预制厂的‘最强大脑’,我们自主研发智能预制生产管理平台,具备数据互通、流转、采集、指令下达及数据录入存档等功能,确保了生产、安全、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青白江管片厂负责人陈玉英说。
据悉,成渝中线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以及多条在建高铁连通。届时,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便利沿线民众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