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蜥蜴类的爬宠中哪种算是入门种类,那肯定是起还豹纹守宫了。豹纹守宫体型小,算比也不需要严格打光,较省解如果不追求极致的铲屎话,使用钻孔的官需收纳箱、厨房纸和用纸杯制作的鬃狮躲藏屋就能把守宫养活,它们吃得不多,蜥养心但新手收纳盒也不怎么占空间,起还饲养起来相当省心。算比其实爬宠界还有一种蜥蜴也非常受欢迎,较省解养它们的铲屎人比养守宫的人也少不了多少。这种蜥蜴的官需名字叫鬃狮蜥,在爬宠圈里大家一般都将其简称为鬃狮,鬃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目前的基因品系繁多,选育和饲养方法也已经很完善了。
在讲鬃狮蜥的饲养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野生的鬃狮蜥。鬃狮蜥全称中部鬃狮蜥,学名Pogona vitticeps,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栖息在稀树草原、干旱林地和多岩石的沙漠地带。由于它们分布区域广泛,所以为了适应(拟态)不同地貌和环境,野生鬃狮蜥的身体颜色也较为多变,包括深灰色、灰白色、棕色、红色、橙色和斑驳的杂色等。这个“多变”指的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鬃狮蜥个体差异,而不是说它们能够自由变色。鬃狮蜥的幼体跟成体确实有些颜色差异,但是成年之后就会基本定型,变化不会太大(但是养不好的话整体颜色会偏暗淡一些)。
鬃狮蜥的名字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独特结构——喉袋。它们身上布满了鳞片,身体两侧和颈部、下颌部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尖刺。当危险来临时,鬃狮蜥会张开嘴巴,同时扩张自己的喉袋支起尖刺,整个脖子都扩大了一圈儿,看上去就像狮鬃一样威风凛凛,所以得名鬃狮蜥。另外,鬃狮蜥的英文名字叫Bearded dragon,第一个词的意思是络腮胡子,第二个词虽然直译是龙,但是外国人也会管一些蜥蜴叫dragon,著名的科莫多巨蜥的英文名字后缀也是dragon,直译科莫多龙。
野生的鬃狮蜥并不是社会型的群居动物,但是它们偶尔会选择聚集起来群体生活,特别是在食物丰富、光线充足的地方。鬃狮蜥一天的作息是这样的:清晨从洞穴中出来,先寻找到一片突出于地面的合适场所,例如低矮树枝、栅栏、岩石等地,然后开始晒太阳;等到体温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鬃狮蜥开始去寻找食物,吃饱以后会继续晒太阳来帮助自己消化;中午最热的时候它们会寻找阴凉的地方,下午温度稍微低一些后会继续晒太阳;晚上太阳落山气温变冷了,就回到栖息的洞穴中准备休息。
虽然野生鬃狮蜥没有牢固的社会等级和阶层,但是生活在一起的鬃狮蜥群落会有一只雄性占据主导地位,它在寻找和享用食物方面没什么优先级,但是它会在晒太阳时占据最高、最突出的地点,群体中的其他鬃狮蜥则只能在低一点、采光性没那么好的地段晒太阳。如果地位较低的鬃狮蜥对最强的个体表示不服,它会试图靠近最强个体晒太阳的地点附近,而地位最高的鬃狮蜥此时会支撑起自己的喉袋,并快速上下点头来威慑进犯者。前来找麻烦的鬃狮蜥如果害怕了,会抬起一只前肢在空中画圈。这么做不是在诅咒对方,而是对强者表示屈服;如果它还是不服,则会像强壮个体那样鼓起喉袋也上下点头,此时就有可能会爆发一场战斗。
许多养鬃狮蜥的铲屎官都见过鬃狮在饲养箱里对着他们点头,这其实就是它认为铲屎官离自己太近,自己的地位被挑战了,不过这个时候就算铲屎官继续靠近也没什么问题,鬃狮蜥性格比较稳定,很少会攻击人类,这也是它们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有的鬃狮蜥会对着铲屎官抬手画圈,这也是它们对铲屎官表示臣服的举动,认为自己不是面前人类的对手。此外,雄性鬃狮蜥在求偶期间也会对雌性做出点头的动作,如果雌性鬃狮蜥没有准备好繁殖,则会用快速点头来回应,表示拒绝。
雄性鬃狮蜥的下巴会在两种情况下变黑:繁殖期和应激状态。下巴的颜色和喉袋张开的大小是雄性鬃狮蜥是否强壮的标志,雌性鬃狮蜥会选择下巴颜色深、喉袋能撑很大的雄性一起繁衍后代。第二种情况出现在雄性鬃狮蜥受到突如其来的刺激时,它们遇到危险后下巴会快速变黑,同时支撑起喉袋张开嘴巴,露出牙齿,身体也会变扁并朝一侧倾斜,如果这样的亮相仍然无法吓退对方,鬃狮蜥还有可能会直立起来只靠一双后腿快速溜走。之前网上有一个动图很火,就是一只大蜥蜴和一只小蜥蜴相遇,小蜥蜴身体侧翻后直立起来快速跑走。那张动图中的大蜥蜴是黑白泰加,小蜥蜴就是鬃狮,不过双腿直立行走这一情况很少见,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也算难得了。
为什么说鬃狮蜥的饲养门槛要比守宫高呢?首先,鬃狮蜥的体型比较大,成年后算上尾巴可以长达60多厘米,它们需要至少长120厘米的木箱来饲养,这么大的木箱价格不菲。其次,鬃狮蜥跟守宫不同,它们需要每天定时照射UVA灯和UVB灯,前者是模拟太阳,给予鬃狮蜥活动和消化所必要的温度,后者则为鬃狮蜥提供阳光中所含的紫外线,毕竟UVA只能带来光亮和温度,没有紫外线,而紫外线又对鬃狮蜥尤为重要。第三,守宫是食虫动物,而鬃狮蜥是杂食动物,它们不仅需要每天进食活体的节肢动物,还需要进食新鲜的菜叶、水果等食物,还需要进行补钙和调节胃肠道。不过只要能做好这些,鬃狮蜥还算是比较省心的宠物了。